【新闻背景】
不少人都“领教”过通信行业电话营销的套路:“免费升级”是诱饵,隐性扣费是鱼钩;剥开“限时优惠”的糖衣,里面是开通增值服务、购买高价套餐的“黄连”;推销时频频来电,之后反复投诉才能取消……种种不规范经营行为,长久以来让不少消费者头疼、心烦不已。
【点评】新华社:营销电话的“热情”,要转化为服务的温情。细化管理是当务之急,运营商不仅要切实规范相关渠道商、代理商的行为,更要与时俱进调整绩效考核标准,以更合理的激励机制正向引导合法、合规营销。其次,提升服务质量是硬道理,电信业务推介要做到全面准确,关键内容显著提示,协议文本清晰易懂,还要着重畅通退订渠道,妥善解决“上车容易下车难”的尴尬。
【新闻背景】
近日,山西大同。卢女士孩子的手表因不慎放入高铁的纸质垃圾袋中,被当作垃圾处理。在拨打了市政服务热线后,大同市相关单位的环卫工人在高温下寻找4个小时,在翻找了8吨垃圾后,终于找到了手表。事后,卢女士曾发红包感谢两位环卫工,但被婉拒。
【点评】正观新闻:网友那些“不值得”的质疑,归根结底是在追问,为什么对环卫工人没有补偿?为什么淡化他们的苦劳?都是普通老百姓,谁来心疼他们?言外之意,谁又来呵护我们这些底层打工人?
莫让暖心变寒心,希望相关部门对环卫工给予表彰和激励回馈。以完善的制度,给到劳动者真金白银的回报,如此,才能让公共服务的温度与善意,不辜负每一位真诚付出的服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