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版 连载

《历史的照妖镜》

济南时报 | 2024年12月31日

  烟雨 萧十一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4年9月

  内部武将的威胁

  逃到后方的赵构听到相关消息后,忍不住又一次亲笔写了《明州奏捷赐诏》赐给英勇善战的张俊,在诏令里面明确表示:

  朕观国家,自金人入寇以来,士气沮丧,莫敢撄其锋者。今复遣轻兵深入四明,卿贾勇先登,以身督战,大获胜捷,忠宜之节,俘馘之功,独高一时……望于卿者懋功之赏,朕不敢私,故兹亲笔奖谕,想宜知悉。

  张俊打的这一场明州之战,不仅仅当时的高宗赵构相当认可,在之后的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南宋朝廷开始总结和表彰宋金战争中所立战功时,张俊的明州之战也被评为“乾道十三处战功”之首。

  此后,张俊也得以顺风顺水地一路高升。尽管没有如约被立即封王,但在整个两浙地区,除了刘光世、韩世忠两人以外,其他众将,哪怕是另外一位当初同为五军统制里的后军统制陈思恭也通通归张俊指挥。

  我们也不难回答最开始的问题。张俊之所以深得赵构信任,就是因为他的三大特点深得赵构之心,那就是既忠心、又能打、还好用。这样的手下,谁不爱呢?

  渐渐地,对于高宗赵构来讲,国内外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了。外面金人对自己的威胁程度不断下降,而内部武将的威胁程度反倒水涨船高,其中以岳飞风头最盛,兵锋最锐,威胁也最大。

  早在南宋建立之初,赵构为了这个极为孱弱的政权能够生存下来,不得不放弃重文轻武的祖宗家法,开始重用武将,允许武将自行扩军,这些武将便得以自由自在地野蛮生长。像岳飞大破杨幺水军之后,首先就是迅速收编其中成员,使得岳家军一度达到惊人的十万人。除了岳飞所领导的岳家军之外,张俊的“张家军”、韩世忠的“韩家军”、吴玠的“吴家军”等也都是一样,都享有颇高的自主权。

  尽管如此,朝廷为了稳固政权,非但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要不断以高官厚禄来稳定和笼络这些武将的心。以至于当时的中兴诸将,如“韩、张、吴、岳、杨、刘之流,率至两镇节度使”。此后的张俊、韩世忠更是增加至三镇。据台湾地区石文济的《南宋中兴四镇》统计来看,这种趋势尤为直观:在建炎元年(1127年),四镇总兵数仅占全国总兵数的5%,但是八年以后,到绍兴五年(1135年),四镇总兵数是十八万,占全国二十万总兵数的90%。

  同时这些大将还享有相当大的军政、财政及民政大权,在各地行事相当自由。对于武将来讲,这实在是一段“你好我好,各自欢喜”的美好岁月。但对于赵构、对于朝廷来讲,可就无疑是一段憋屈又无力的难受时光。

  等到绍兴五年(1135年),在岳飞大破杨幺的水军之后,南宋政府终于摆脱了此前内忧外患的尴尬局面,开始试图解决关于武将的兵权问题。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