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版 天下

停火

济南时报 | 2024年11月28日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26日发表声明说,以安全内阁当晚以10比1的投票结果批准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停火协议。真主党方面表示,正在评估协议内容。协议内容是什么?相关方面有何表态?停火协议前景如何?

  协议内容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这一停火协议于当地时间27日凌晨4时(北京时间10时)生效。协议规定,黎巴嫩真主党及所有黎巴嫩武装团体承诺不对以色列发动任何攻击,以军停止对黎境内目标的军事打击,黎以两国均保有自卫权。黎安全部队和军队将是被授权在黎南部携带武器或进行部署的实体。

  为监督协议执行,黎以双方将设立一个委员会,并与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合作,报告违反协议的行为。以方将在60天内逐步撤出黎巴嫩南部,并就边界问题展开间接谈判,力求达成国际公认的边界划定。

  另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方无意在黎巴嫩境内设立缓冲区,以军将全部撤至黎以边境“蓝线”以方一侧。黎巴嫩平民将被允许返回黎南部村镇。因黎以冲突此前撤离边境地区的以色列居民预计也将重返家园。

  相关反应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6日发表视频声明说,“能够执行的协议才是好协议,我们一定会执行”。如果真主党违反协议,试图在黎以边境地带重建武装,以色列将发动反击。对真主党任何违反停火协议的行为,以色列都将以武力回应。

  黎巴嫩真主党政治委员会副主席马哈茂德·卡迈提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真主党对协议的态度取决于以色列是否会再次发动袭击。卡迈提还说,真主党方面正评估协议内容,“我们当然希望侵略结束,但不能以牺牲黎巴嫩国家主权为代价”。

  据黎巴嫩国家通讯社报道,黎巴嫩总理纳吉布·米卡提26日表示,黎政府致力于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黎军将强化在南部地区的存在,与联黎部队紧密合作。米卡提呼吁国际社会督促以色列遵守停火协议,撤出其占领的所有地区。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6日晚发表声明,欢迎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达成停火协议,希望这一协议可以结束以黎两国人民所承受的暴力、破坏和苦难。古特雷斯敦促各方全面遵守并迅速履行根据该协议所做承诺,立即采取措施,全面执行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

  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称停火“令人备受鼓舞”,将改善黎巴嫩国内安全形势。

  参与停火谈判斡旋的美国和法国发表联合声明称,停火为实现“持久平静”创造条件。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26日说,停火是“好消息”。

  协议前景

  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贝京-萨达特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埃坦·沙米尔认为,停火只是暂时性的,可能持续60天,需要观察协议是否得到真正落实。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国际关系学者约纳坦·弗里曼表示,潜在的不确定性和冲突风险依然存在。

  以色列国内不乏反对停火声音。《以色列时报》报道,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告诉内塔尼亚胡,他拒绝停火提议,并称其为“一个严重错误”。

  另有以色列高级官员26日以匿名方式告诉《以色列时报》,以方接受停止敌对行动,但并不结束对黎巴嫩真主党的战争。“我们不知道停火会持续多久,可能是一个月,也可能是一年。”

  黎巴嫩分析人士认为,即使签署停火协议,以色列仍决心继续在黎巴嫩进行有针对性的行动,这可能引起黎巴嫩方面坚决回应。如果以方继续采取此类行动,黎巴嫩真主党将予以报复。

  重返家园

  本轮巴以冲突去年10月爆发以来,黎巴嫩真主党不时打击以色列境内目标,以策应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以军则对黎真主党武装实施炮击和空袭。今年9月以来,以色列与黎真主党的冲突骤然升级,真主党总书记赛义德·哈桑·纳斯鲁拉等一批真主党领导人相继在以军行动中身亡。本轮冲突期间,黎方迄今有超过3800人死亡,上百万人流离失所。以方有82名士兵和47名平民死亡。

  据路透社报道,停火协议生效后,黎巴嫩民众开着汽车,拉着行李甚至家具,穿过黎南部港口城市提尔,继续向南驶去。一些车上插着黎巴嫩国旗,一些车鸣笛,还有民众摆出胜利手势。

  然而也有民众不敢立即返乡。4个孩子的父亲胡萨姆·阿罗特的老家在黎南部边境一座村庄里。他说,以军还没完全撤出,“我们决定再等一等。一旦(黎巴嫩)军方宣布可以返乡,我们就会立即发动汽车,回到村里”。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等)

  【专家分析】

以色列为何停火?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表示,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以色列内政需要。近一段时间以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不断强化右翼执政联盟的执政地位,相关举动包括撤换国防部长加兰特。但是内塔尼亚胡的举措并没有在社会民意上获得广泛认同,反而导致以色列社会舆论和中左翼政治力量出现强烈反弹。此外,内塔尼亚胡本人目前也面临着国内的司法调查和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等多重压力。出于个人政治需求,以及对极右翼执政联盟长远利益的考虑,以色列政府此时作出适度妥协,是符合其当前最佳利益的选择。

  其次,以色列也必须要考量盟友的态度。近期美欧都在加大对以色列的施压。对美国来说,这是总统拜登在卸任前最后可能在中东塑造自身“外交遗产”的机会。而黎巴嫩局势的恶化也严重影响到欧洲的边境安全。欧洲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博雷利日前访问黎巴嫩,表达了对停火的支持。博雷利在近期的发言中也显著加大了对以色列的批评力度。这些外部压力对以色列都会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

  【黎以本轮冲突重大事件】

2023年10月7日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黎巴嫩真主党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以策应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加沙地带对以作战。以军一方面持续在加沙展开攻势,一方面对黎真主党进行打击。

2024年9月17日

  黎巴嫩发生大规模寻呼机爆炸事件,次日又发生对讲机爆炸事件。据黎方9月21日对外公布的数据,两起事件共造成39人死亡、约3000人受伤。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于近日承认针对黎真主党成员制造了通信设备爆炸事件。

2024年9月27日

  黎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在以军空袭中死亡

2024年10月1日

  以军对黎南部发起地面行动,并持续空袭贝鲁特等地。真主党则发射火箭弹、炮弹等还击。

2024年10月22日

  以军宣布黎真主党重要领导人萨菲丁、黎真主党情报总部指挥官哈齐玛等数十名真主党成员在10月初的空袭中死亡。

  萨菲丁被认为是黎真主党前领导人纳斯鲁拉的继任者。至此,以军确认13名黎真主党高层已全部身亡。

2024年11月17日

  以军宣布第282炮兵团第411营越过黎以边界,开始炮击黎巴嫩南部地区。这是以色列对黎真主党发动地面进攻以来,以军炮兵部队首次越过边界进入黎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