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版 金融

《不能忘却的记忆》

济南时报 | 2024年11月28日

  

  张汉林 著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8年7月

  多幕剧的出现

  在排演《繁昌之战》过程中,朱克靖、谢云晖经常来到排练现场指导。前两幕顺利地排完,第三幕遇到音响效果如何配合的问题。舞台上要有枪炮声,包括机枪声、六〇 迫击炮声、手榴弹爆炸声,敌人三八步枪射击声、掷弹筒声、九二迫击炮声等等。服务团人才济济,以李云为首,加上夏时、陈祥麟等土法上马,制作了一只小木箱,安装两只摇把,摇一只把手发出的就是机枪声。如果两只把手同时摇,机枪声就连贯起来响成一片。比原来铁皮桶内燃放小鞭先进多了。硝烟火光搞得很简便。当枪炮声大作,指战员呐喊的冲杀声同时响起,舞台逼真的战场气氛就营造出来了。

  李增援、吴强都在《繁昌之战》剧中扮演了角色,分别扮演保长和上场不多的铁匠——老头儿。常竹铭在大戏《魔窟》《一年间》剧中崭露头角,一鸣惊人,她在《繁昌之战》剧中扮演一位青年学生。《繁昌之战》剧中还有个慰问胜利归来新四军的农村老大娘角色,年轻女同志都不愿意演,最后领导分配蒋若虹演。她参加过上海职业青年战地服务团,曾随第三战区慰劳将士流动演剧队在温州演出过哑剧《游击队员的母亲》中母亲,司徒扬扮演日军,田荒扮演游击队员。导演邵惟指教蒋若虹老人走路的姿势,腰怎么扭,脚怎么跨,手臂怎么摆动……后来蒋若虹担任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战地服务团二队副政治指导员、三旅政治部战地服务团政治指导员,在李增援编导的歌剧《红鼻子参军》中成功扮演女主角红嫂子、王啸平导演的话剧《日出》中扮演李太太。

  吴强、曲再之创作了《繁昌之战》歌词,由何士德作曲:

  皖南门户,长江边上,

  平静的繁昌,成了烽火连天的战场。……峨山头的搏斗,塘口坝的血战,

  我们用雪亮的刺刀,暴烈的手榴弹,

  把敌人打下山岗

  ……

  1940年元旦,青砖灰瓦粉墙的陈氏宗祠笼罩新年温暖阳光之中。

  新四军军部直属队新年庆祝繁昌战役大捷并军民联欢大会在祠堂前面广场上隆重举行。

  元旦新年庆祝大会后,三幕大戏《繁昌之战》在陈氏宗祠军部礼堂首次演出。这是戏剧队第一次上演自己创作的多幕剧。

  在演出过程中,精彩之处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全剧演出结束后,在雄壮嘹亮的《繁昌之战》歌声中,幕布缓缓合上。观众掌声雷动。大型话剧《繁昌之战》成功上演,标志新四军戏剧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多幕剧开始出现。近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雳剑》浓墨重彩描绘了繁昌保卫战,剧中谭俊原型即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直接指挥繁昌之战的谭震林。 (73)